

第1页 / 共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免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本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资料由老师投稿,公开渠道整理,网友上传,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THE END
班主任应如何与家长沟通一、相互尊重与信任。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由于媒体对教育的一些反面宣传,有些家长对老师有一些过激的偏见,因而当学生有错,一旦与家长取得联系时,家长会认为老师会把学生的错误轻易转嫁给了家长,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家长来到学校,班主任不要拿孩子的错误当面训斥家长,对家长温文尔雅,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以商量谈心的口吻或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失,班主任对家长心中存有的对老师,学校工作的意见,要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这样,家长才会与老师同心教育学生。二、先谈优点再谈缺点。班主任主动与家长联系,家长就会感到紧张,是不是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形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好多时候班主任总是与家长交谈时喜欢反映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这种报忧不报喜的做法导致了一些家长不愿意主动与班主任接触,有些家长会因为自己在老师面前丢了面子,回家迁怒于孩子。后果是家长越来越怕与班主任接触,学生也越来越讨厌班主任找家长,这样的交流是有害的。当家长听到孩子的优点时,往往会消除与老师的隔阂,打开话匣子,回愿意更多地与班主任交谈。班主任也就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适时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就能更理性地接受老师反映的问题,也会更有信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三、因人而异、巧妙对待。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那么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天壤之别,有的家长期盼老师的电话,有的家长不屑一顾,甚至有时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这就要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须讲究沟通的艺术。如在和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语气要热烈,先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良好的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祖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在和有教养的家长打交道,语气要带有欣赏的意味,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认真倾听他们的善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家长在家长会上主动现身说法,一方面客观上能够调动这些家长的积极性来配合学校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刺激了其他家长的教育孩子愿望。在和放任不管型的家长交流时,班主任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的感情沟通,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