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别再只怪学生“懒”:“生源差”学校,该给孩子补补“阳气”了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VIP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本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资料由老师投稿,公开渠道整理,网友上传,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THE END
别再只怪学生“懒”:“生源差”学校,该给孩子补补“阳气”了在不少被贴上“生源差”标签的学校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三分之一的学生趴在桌上,眼神涣散,仿佛灵魂被抽走;老师讲课声嘶力竭,台下回应寥寥,连表扬都难以激起一丝波澜;课间休息,走廊里少见嬉笑打闹,更多的是埋头趴着的身影,像一棵棵缺少阳光雨露的幼苗,又像只剩10%电量的手机,默默开启了低耗电模式。很多老师和家长习惯性将这种状态归为“懒”“没出息”“不求上进”,可真正走进这些孩子的世界才会发现: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阳气不足”一一这里的阳气,不是中医里玄之又玄的概念,而是支撑孩子探索世界、对抗困难、保持活力的生命能量。在生源普通的学校,孩子们的这份能量,往往在成长过程中被悄悄消耗。今天,我们就从学校实际出发,聊聊这背后的真相,以及教育者该如何帮孩子把“阳气”补回来。一、“懒”的真相:不是不想拼,是能量已耗尽十几岁的少年,本该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纪,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萎靡不振?对学习没有好奇心,对未来没有期待,甚至对周围的一切都麻木不仁?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或许能解释这一切。当孩子反复经历失败和打击,一次次努力却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期待,一次次尝试却看不到回报时,他们就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