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教师大会上,副校长讲话:谁在透支课堂质量?——教学常规的七重反思与重塑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全体教师大会上,副校长讲话:谁在透支课堂质量?——教学常规的七重反思与重塑-教务资料网
全体教师大会上,副校长讲话:谁在透支课堂质量?——教学常规的七重反思与重塑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9.919.9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全体教师大会上,副校长讲话:谁在透支课堂质量?一一教学常规的七重反思与重塑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咱们不聊升学率,不谈优秀率,就说说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上周教务处做了个统计:全校教师平均每周备课时间不足5小时,作业批改及时率仅68%,后进生个别辅导覆盖率不到50%。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扎心的真相:我们总在抱怨学生难教、质量难提,却很少反思:那些每天重复的教学常规,是不是早已偏离了初心?教学质量就像一棵大树,“备讲批辅考评研”这七个环节就是树根。今天咱们就扒开浮土,看看这些“树根”是怎么腐烂的,又该怎么重新扎根土壤。一、备课:当教案沦为“走过场”,课堂早已注定失败(一)当前备课的三个“隐形杀手”每天早上巡视教室,总能看到有些老师在讲台前临时翻教案、划重点,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十分钟备课”。现在备课有三个怪象:一是“拿来主义”成风,网上下载的课件比自己原创的还多,甚至有老师的教案里还留着外校的班级名称:二是集体备课“名存实亡”,主讲人念稿子,其他人刷手机,研讨记录全靠课后“补作业”;三是“经验主义”固化,有的老师教了十年书,教案还是刚入职时的版本,连例题都没换过一一学生年年在变,教材时时在更新,这样的备课怎能适应学情?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