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在“生源差”的学校:别让“救火”拖垮整个班级.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VIP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本站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资料由老师投稿,公开渠道整理,网友上传,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THE END
在“生源差”的学校:别让“救火”拖垮整个班级在“生源差”的学校,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80%的老师把80%的精力,都花在了20%纪律松散、学习滞后的学生身上。早读时盯着迟到的学生补签到,课间忙着调解打闹的同学,自习课一遍遍提醒走神的学生,放学后还要留下来督促不交作业的孩子补写。很多老师觉得这是“负责任”一一要是不管这些“问题学生”,班级秩序就乱了,教学根本没法推进。但实际情况是,忙活一学期下来,后进生没见多大进步,原本自觉的中等生和优等生却没了前进的动力,整个班级的学风反而越来越沉闷。其实,在生源普通的学校,这种“盯着问题学生救火”的管理方式,恰恰是最费力不讨好的错误选择。真正高效的班级管理,应该学会“抓大放小”,用20%的核心力量带动80%的整体进步,这不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是更接地气、更符合普通校实际的教育智慧。一、普通校管理的“痛点”:越救火,越被动在生源普通的学校,老师的日常几乎被“应急处理”填满。笔者曾在一所乡镇中学调研,一位班主任坦言:“我每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谁没到校;早读时要盯着谁在睡觉、谁在偷偷玩手机;上课铃响了,得去走廊把追跑打闹的学生喊回教室:自习课更是不得安宁,一会儿这个同学交头接耳,一会儿那个同学趴着不动,一节课要中断好几次去维持秩序。”
暂无评论内容